1958年第6卷第4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 论文

    1  江苏省的“白土”水稻田
    周传槐
    1958, 6(4):217-227.
    [摘要](1460) [HTML](0) [PDF 3.15 M](2679)
    摘要:
    江苏省西部及西南部丘陵地区和太瑚北部及西部平原地区,是一个老水稻区。这里除少数低山及丘陵顶部以外,到处都分布有水稻田。
    2  中华人民共和国黄土区古老耕种土
    А. Н. 罗赞诺夫
    1958, 6(4):228-238.
    [摘要](1493) [HTML](0) [PDF 3.07 M](3708)
    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早已以世界上少有的古老农业国之一闻名于世。据考古方面的资料,甘肃、陕西和山西等黄土检的旱作农业(非灌溉农业),至少有2500多年的耕种历史。最近在陕西中部(西安地区内)发现了属于过去约5000年以前某一时代的装有谷子的陶器器皿。由于人口稠密,以及很早以来即进行高度的农业墾植,因此,在这极长的历史时期内,整个黄土区的自然面貌发生了一系列极深刻的变化。
    3  中国的褐土
    П. С. 巴宁
    1958, 6(4):239-251.
    [摘要](1630) [HTML](0) [PDF 3.12 M](2796)
    摘要:
    本文根据个人几次在褐土分布地区观察及现有的资料,试图就目前阶段这些土壤的基本特性而提出土壤分类的一般概念。
    4  波兰土壤的发生分类
    S. 考瓦林斯基
    1958, 6(4):252-256.
    [摘要](1998) [HTML](0) [PDF 2.38 M](3358)
    摘要:
    1956年波兰土壤学会,土壤分类、命名和制图委员会擬裂了波兰土壤的发生分类系统,其中特别着重于耕地土壤的发生分类。进行此项工作是由于在绘制比例尺为1/10000和1:5000的各种土壤详图时需要科学根据。此项工作是在先进的B.B.道库契耶夫和B.威廉士的发生学派的基础上进行的;同时也吸取了西欧土壤科学的成就,特别是库炳纳、拉特、穆肯豪省及其学派的成就。
    5  磷比色测定的某些问题
    郑鸿元 王文韵
    1958, 6(4):257-261.
    [摘要](1751) [HTML](0) [PDF 2.39 M](2703)
    摘要:
    磷的比色测定在文献中常见的有钼黄和钼蓝法。钼黄生色的原理是在某种浓度的酸溶液中,若有钼酸根、钒酸根和磷酸根存在,能结合成一种深黄色的络合物P2O5·R2O3·22MoO3·nH2O。钼蓝生色的原理是在一定条件下,磷酸和钼酸所结合成的杂多酸(hetropoly acids)H3[P(Mo3O10)4]·nH2O(磷钼酸)在还原剂的作用下能还原成深蓝色的复杂氧化物(MoO3+Mo2O3)。
    6  有机质碳氮连续测定法
    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分析室
    1958, 6(4):262-265.
    [摘要](1446) [HTML](0) [PDF 2.32 M](2514)
    摘要:
    1.将土壤或肥料利用浓H2SO4及K2CrO7共同消煮来氧化有机质,把发生的CO2通过冷凝管与水蒸气一同冷却后变为H2CO3吸收在一定量的Ba(OH)2溶液中,过剩的Ba(OH)2以酚酞为指示剂用HCl滴定,由Ba(OH)2的实际用量再折算成有机质。
    7  土壤中有机质的速测法
    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分析室
    1958, 6(4):266-269.
    [摘要](1694) [HTML](0) [PDF 2.36 M](2482)
    摘要:
    关于硫酸注入水溶液时能产生大量熟,是尽人皆知的。前人曾利用这一点于土壤有机质的测定中,以达到不需要其他加热设备而能进行消化的目的。但在他们的试验中,当有机质含量超过2.5%时,不易得出令人满意的结果。考虑其原因:(1)硫酸加入的速度仍不够快速,发热量不大;(2)热量散发得太快;(3)不易充分摇混。因此,我们研究用注射法迅速注入硫酸来代替从滴定管中加入的方法;其次用小三角瓶代替试管,这样有可能充分摇动而且可以使作用更为完全;第三,把三角瓶埋在乾砂或灰中,使其温度能保持较高,以利氧化作用进行得更趋完全。
    8  土壤质地田间测定直读式比重计法
    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分析室
    1958, 6(4):270-270.
    [摘要](1950) [HTML](0) [PDF 803.64 K](2401)
    摘要:
    土壤机械组成的测定,以往一定要在室内进行,才能获得比较正确的结果。要把测定土壤机械分析的仪器随身携带,在野外进行测定是很不方便的,因此在野外工作的同志,如需要即时瞭解土壤质地性质时,大部分同志采用手摸的方法(根据土壤物理粘粒特性来确定)。这种方法主观性比较强,各人用手摸的感觉不一致,往往同一质地的土壤,会有两种不同的称呼,与仪器进行分析相比,其结果可差错二、三级。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