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 16(1):54-62.
摘要:
徐州地区处于黄泛平原,因受黄河冲积物的影响,土壤可分为砂板土、两合土、淤土等。其中砂板土占耕地面积竟达31.4%,分布地区广、面积大。这种砂质土壤的物理性状很差,遇水土粒极易分散而后淀浆板结,形成板结层。这种土壤旱改水后,由于土壤板结紧实,不仅插秧非常困难,还影响水稻苗期的分莫发裸以及后期的生长。砂板土的这种板结性状,反应了土壤的结构性不良以及内在的物理化学的恶劣特性,因而导致土壤肥力低下,影响农业生产。砂板土的供肥保肥性能很差,漏水漏肥,有效养分含t不足,土壤府薄。此外,砂板土有前劲没有后劲,群众称之为“一轰头”,往往造成在水稻生长的前期供肥较多,促使水稻生长旺盛,而到后期则呈现出后劲不足,说明砂板土有不能持续供肥的缺点。过去国内外对砂板土改良多偏重于施肥方式和方法的研究,对砂板土性质的改良方面研究较少。1974年我所曾采用麦糠、稻草、大麦秆、紫穗槐、土壤结构改良剂(聚乙烯醇)等改良砂板土(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孟庄点,1974;袁朝良,1974),并取得了一定效果。本文主要研究掺加粘土和翻压绿肥对改良砂板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