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投稿征稿
编委会
审稿专家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编辑部
出版道德
Email订阅
English
1981年第18卷第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导出
显示方式:
简洁模式
摘要模式
> 论文
1
黄淮海平原生态区划
熊毅
,
祝寿泉
,
王遵亲
1981, 18(1):1-10.
[摘要]
(
3007
)
[HTML]
(
0
)
[PDF 896.16 K]
(
4898
)
摘要:
黄淮海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冲积平原和重要农业产区,包括冀鲁豫苏皖京津七省市平原地区.在特定的生物地理条件下,它成为一个独立的地域性生态系统.黄淮海平原生态系统是复杂的和不稳定的,历史上经常发生旱涝盐碱灾害,并交错危害,严重地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
导出
收藏
2
贵州土壤的发生特性及分布规律
邹国础
1981, 18(1):11-23.
[摘要]
(
4137
)
[HTML]
(
0
)
[PDF 899.90 K]
(
4367
)
摘要:
贵州省在云贵高原的东部,大地构造是滇桂台向斜和鄂黔台向斜的一部分.境内地形地貌复杂,山峦起伏,丘陵盆地,高山峡谷和宽谷盆地交错分布,具有显著的高原岩溶地貌特征.高原面呈阶梯状上升,海拔高度由600米左右逐渐升高到2300米左右.成土母质类型在山区以残积物和坡积残积物为主.
导出
收藏
3
不同湿度条件下土壤水分的蒸发性能和移动规律
杨文治
,
赵沛伦
,
张启元
1981, 18(1):24-37.
[摘要]
(
2164
)
[HTML]
(
0
)
[PDF 977.44 K]
(
3269
)
摘要:
水分蒸发过程是土壤水文状况的重要因子之一.土壤水分的蒸发过程、强度及其影响深度,除与气候条件有关外,它与土壤性质,尤其是土壤的湿润程度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因此,研究不同湿度条件下,土壤水分的蒸发性能及其移动规律,对因时制宜地采取有效的保墒措施,是很重要的.
导出
收藏
4
西藏高原土壤多元发生的微形态研究
曹升赓
,
高以信
1981, 18(1):38-49.
[摘要]
(
1587
)
[HTML]
(
0
)
[PDF 1.78 M]
(
2583
)
摘要:
自上新世末以来,随着西藏高原的隆起和多次冰川作用,作为成土因素的气候、植被、地形、水文等条件发生了剧烈的演变,从而对西藏高原土壤的发生、演化产生重要的影响.土壤大形态研究表明,西藏高原土壤广泛地显示有明显的组合剖面,突出表现在这些土壤剖面中存在有黄棕或棕带红色的、与其上下土层无发生上联系的、在暖湿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土层;或者在某些现代陆成上壤剖面中存在有水成土的残遗特征等,这些形态特征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西藏高原土壤多元发生的客观存在.
导出
收藏
5
稻田土壤供氮性能的研究Ⅰ.不同类型稻田土壤供氮性能的初步观察
李实烨
,
王家玉
,
孔万根
1981, 18(1):50-56.
[摘要]
(
1634
)
[HTML]
(
0
)
[PDF 539.80 K]
(
2980
)
摘要:
很多实验早已证明
[3]
在田间栽培条件下,一季水稻所吸取的氮素营养物质多数来自土壤.为此土壤供氮性能是否适应和协调水稻良好生长发育的要求,这对水稻能否获得高产稳产有密切联系.本文初步探索了几种不同类型稻田土壤供氮性能的一些基本情况,目的是为进一步研究水稻高产稳产所要求的土壤供氮特性,提供必要的基础资料.
导出
收藏
6
西吡对抑制硝化过程和其它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李良谟
,
臧双
,
周秀如
,
潘映华
1981, 18(1):58-70.
[摘要]
(
1596
)
[HTML]
(
0
)
[PDF 3.04 M]
(
2156
)
摘要:
作物对氮肥的利用率很低
[3,4]
,水稻对氮肥的利用率又低于旱作.稻田中氮素平衡的资料指出,水稻对氮肥的利用率在20-60%之间,平均35%,土壤中残留3-21%,平均12%,损失31-61%,平均50%.
导出
收藏
7
土壤对磷酸离子(H
2
PO
4
-
)吸附的初步研究
赵美芝
,
陈家坊
1981, 18(1):71-79.
[摘要]
(
1740
)
[HTML]
(
0
)
[PDF 596.34 K]
(
2925
)
摘要:
土壤中铁铝氧化物胶体,包括层状粘土矿物边缘裸露的铝醇(Aluminol,Al-OH)和铁醇(Ferrol,Fe-OH)对阴离子的吸附,不仅制约某些植物营养元素的有效性,而且还影响某些阴离子对土壤的污染.所以,日益受到人们的注意.
导出
收藏
8
试论潮土基层分类
杜国华
,
周明枞
,
王浩清
,
范本兰
1981, 18(1):80-86.
[摘要]
(
1925
)
[HTML]
(
0
)
[PDF 537.00 K]
(
2909
)
摘要:
潮土是直接发育在河流沉积物上,受地下水活动影响,经不断耕种熟化而成的一类土壤.国际上通常称为冲积土或河积土.根据成土母质特性及时间因素所反映的成土过程及其属性,分别进行土纲、土类和亚类等高级分类单元的划分,至于基层分类的各级单元尚缺乏系统研究资料以供参考.
导出
收藏
9
土壤中含钾矿物的研究Ⅱ.湖南省一些土壤的含钾矿物含量及其与缓效钾的关系
罗家贤
,
蒋梅茵
1981, 18(1):87-96.
[摘要]
(
1579
)
[HTML]
(
0
)
[PDF 2.71 M]
(
2984
)
摘要:
土壤中的含钾矿物是土壤的主要自然钾源.土壤矿物中交换性钾是作物直接可利用的钾素形态,但这部份钾在土壤中数量有限,往往反映不出土壤中钾的真正供给力.
导出
收藏
10
田间测定植物残体分解速率的砂滤管法
林心雄
,
程励励
,
徐宁
,
文启孝
1981, 18(1):97-102.
[摘要]
(
1954
)
[HTML]
(
0
)
[PDF 424.83 K]
(
2855
)
摘要:
植物残体的分解速率,是评价植物残体在保持和改善土壤有机质状况方面的作用,以及估计土壤对农业废物的处理能力等方面所必需的资料.它决定于植物物质的化学组成和分解的环境条件,因此欲获得这方面可靠的资料,试验条件必须尽可能逼近田间实际情况.
导出
收藏
本期文章
年第
卷第
期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浏览排行
更多+
引用排行
更多+
下载排行
更多+